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已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环节,影响着千行百业,推动着我国数字化的经济的蓬勃发展。
大数据又称巨量数据、海量数据,是由数量巨大、结构较为复杂、类型众多的数据构成的数据集合,是围绕数据形成的一套技术体系,并衍生了丰富的产业形态,成为释放数据价值的重要引擎。
大数据产业则是以数据及数据所蕴含的信息价值为核心生产要素,通过数据技术、数据产品、数据服务等形式,使数据与信息价值在各行业经济活动中得到充分释放的赋能型产业。
大数据产业链上游为基础支持层,包括数据源、数据采集、底层技术、数据安全等环节,中游为数据处理层,包括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等环节,下游主要为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及通用产品。
大数据产业链上游是基础支撑层,最重要的包含数据源(政府数据、行业数据、企业数据、互联网数据、物联网数据、移动通信数据、地理信息等)、数据采集抓取、数据网络服务、数据底层技术、数据安全等。
大数据产业链中游是数据处理层,立足海量数据资源,围绕各类应用和市场需求,进行数据处理。包括数据分析(图像分析、文本分析、视频分析、语音分析、数据可视化)、数据挖掘(属性筛选、分类预测、回归预测、聚类分析、关联分析及时间序列)。
大数据产业链下游是大数据应用市场,主要使用在于政府、金融、电信、医疗、工业、交通、智慧城市、智慧政务、智慧园区等行业及领域。
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2022年中国数据产量为8.1ZB,同比增长22.7%,占全球数据总产量的10.5%,排名世界第二。据全国数据资源调查工作组发布的《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报告(2023年)》显示,2023年,我国数据生产总量达32.85ZB,同比增长22.44%,在数据存储方面,2023年我国累计数据存储总量为1.73ZB,存储空间利用率为59%。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大数据白皮书(2022年)》显示,2021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增加到1.3万亿元,大数据相关专利受理总数占全球超50%,均位居第一。据《2023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公布,2022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1.57万亿元,权威机构预测,我国2023年大数据产业规模增长至1.9万亿元。
当下,大数据被大范围的应用于互联网、政府、金融、交通、文旅、物流、电信、工业、电商、医疗等多领域,并成为了智慧城市、智慧政务、智慧园区、智慧公安等行业解决方案的底层支撑。其中,互联网、政府、金融三大领域大数据应用占比最高,网络公司是大数据应用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他们通过采集、分析大量用户数据,来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产品,以及改进营销和销售策略;政府方面,大数据在政府领域的应用持续深化,为数字政府、数字政务建设提供着底层数据支撑。在金融领域,大数据能够适用于风险管理、信用评估和欺诈检测等方面。
近年来,我国格外的重视大数据在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大数据行业发展与创新,如《“十四五”数字化的经济发展规划》《“十四五”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地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等。具体政策如下:
数据显示,我国大数据企业注册量由2018年的2.95万家迅速增长至2022年的14.41万家,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8.67%,预测2023年中国大数据相关企业注册量将达16.94万家。目前我国的头部大数据企业以民营科技巨头和互联网公司为主,据大数据产业生态联盟发布的“2023中国大数据企业50强”名单显示,华为、中兴通讯、百度、腾讯、阿里云等悉数在列,是我国头部大数据企业的代表,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则是国企中大数据产业的代表企业。
收录专题:产业链图谱 产业链全景图汇总,读懂各大产业链细致划分领域!-五度易链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上一篇:五大软件定制开发公司排名:知名的 下一篇:云宏参编《信息技术 云计算 参考架构》等三项云计算国家标准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