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

hth下载地址:洪涛:消费升级无疑是中国的大趋势企业级服务    发布时间:2024-11-14 18:02:38来源:hth在线下载 作者:hth手机


  2024年9月28日,“消费升级”还是“消费降级”沙龙在腾讯会议网上举办,会议由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商论》杂志社支持的一个活动。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名誉会长黄海、中国消费经济学会秘书长/湖南省政府参事尹向东教授、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会长/全聚德原董事长邢颖、原超市发董事长/著名零售专家李燕川、四川省居民消费研究会会长毛中根教授、北京商业经济学会会长王成荣教授、对外经贸大学教授胡若痴、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主任/研究员陈新年、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郭馨梅、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王春娟教授、北京市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刘雁红、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赵素芳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金融学院刘倩、上海商学院刘玉飞等39人次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教授主持并作总结发言。

  参加今天沙龙有中国商贸流通专家、消费经济学专家、也有市场第一线的企业家、专业研究的学者、政府部门工作的同志,先后有11人发言,大家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研讨了消费升级、消费降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在此,我结合我的学习体会作一个会议总结。

  1、消费升级一般指消费结构的升级,是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的结构升级和层次提高,它直接反映了消费水平和发展的新趋势。消费体制升级是中国经济平稳运行的“顶梁柱”、高水平发展的“助推器”,更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怎么样看待消费升级可以从消费主体、消费客观、消费工具、消费环境及消费结构五个维度来评价。

  2018年9月20日,《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 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公布,2024年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为促进消费升级绘制“蓝图”。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三次消费升级,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地增长,消费结构的演变带动了我国产业体系的升级。

  第一次消费结构升级:在改革开放之初,粮食消费下降、轻工产品消费上升。这一转变对我国轻工、纺织产品的生产产生了强烈的拉动,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并带动了第一轮经济增长。

  第二次消费结构升级: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在这一阶段的前期,“老三件”(自行车、手表、收音机)和“新三件”(冰箱、彩电、洗衣机)分别是温饱和小康时期的标志性消费品,后来的“新新三件”“新新多件”等,作为一种时尚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后期阶段的消费特点是:家用电器消费快速增加,耐用消费品向高档化方向发展,大屏幕高清晰度彩电、大容量冰箱、空调器、微波炉、影碟机、摄像机成为城镇居民的消费热点,普及率进一步提升。这一转变对电子、钢铁、机械制造业等行业产生了强大的驱动力,带动了第二轮经济增长。

  第三次消费结构升级:当前正在进行的第三次消费结构升级转型正驱动着相关产业的增长。在这一过程中,增长最快的是教育、娱乐、文化、交通、通讯、医疗保健、住宅、旅游等方面的消费,尤其是与IT产业、汽车产业以及房地产业相联系的消费增长最为迅速。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1950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有6.58亿元,到1952年增加到276.8亿元,到1978年达到1527.5亿元,同比增长8.3%,2021年达到44.08万亿元,实现了由短缺的卖方经济向商品极大丰富的买方经济转变,比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44万亿元,增长22.64万亿元,原计划2020年将超42万亿元的目标,但是,由于新冠疫情,2020年仅达到39.19万亿元,下降3.9%。而在2021年达到44.08万亿元。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5万亿元,同比增长7.2%,再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1953-2023年新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2023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54200亿元,同比增长11%,连续11年居世界第一。

  2018年以来,“消费降级”在各种媒体上比较流行,综合各种媒体关于消费降级的讨论,消费降级是指某些特定的程度上降低消费效率、降低消费体验、降低消费个性、降低品味、降低态度,最高程度上实现物美价廉。比如能动手扫地就别买扫地机器人,能在家锻炼就别去健身房,能吃重庆小面的就别吃意面,同样质量价钱差距大的,能买便宜的就别买贵的。2018年12月20日,消费降级当选为2018年度十大新词语。

  由此可见,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消费降级不是消费升级的反义词”,否则,我们将其混淆起来,可能会对消费升级的大趋势形成概念的冲击,并且用短期的、局部的、部分的“消费降级”代替长期的、全局的、整体的“消费升级”发展的新趋势。正如许多企业家所讲,未来的发展的新趋势不是“性价比”,而是“质价比”。正确认识二者关系能够尽可能的防止落入“低价竞争”的怪圈。

  消费形势的评价可以从消费贡献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旅游人数、电影票房、恩格尔系数、从快递发展、具体案例7个方面来看:

  (1)从消费贡献率来看,2024年1-6月消费贡献率超过60.5%,虽然低于2023年的82.5%,但是超过了60%;GDP实际增长达到5%,高于美国、欧盟、日本,仅次于越南、马来西亚。

  一是总额增长:1-8月达到31.24万亿元,同比增长3.4%,除去汽车销售的因素,实际增长3.9%。

  二是结构变化:1-8月城乡增幅,乡村快于城市:3.2%:4.4%;1-8月餐饮业收入增长3.4万亿元,6.6%;1-8月网络零售额达到9.63万亿元,同比增长8.9%;1-8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9%。

  (3)从旅游来看:节假日出现井喷。元旦春节、清明、五一、端午、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广西“三月三”、全国网上年货节、“618”电商促销节、中秋消费十分活跃,预计“十一黄金周”跨域人口流动量超过19亿人次。2024年上半年跨域人员流动324.1亿人次,同比增长7.4%。

  (4)从电影票房来看:2024上半年(2024年1月1日-6月30日)累计总票房报收238.95亿,观影人次5.50亿,放映场次7117.3万,平均票价43.4元,5部影片破10亿,《热辣滚烫》《飞驰人生 2》《第二十条》成为上半年票房前三名。

  (5)从恩格尔系数来看:2023年,恩格尔系数再次回到30%以下,达到29.8%。1978年以来,中国恩格尔系数呈现年年在下降的趋势,从超过50%降至2019年28.2%的历史性低点。疫情三年中,恩格尔系数出现回升,至2022年达到30.5%,2023年再次回落至30%以下。

  (6)从快递迅猛发展来看:截至9月29日,2024年全国快递业务收入突破1万亿元,自2021年首次超过1万亿元以来,我国快递年业务收入保持迅速增加的态势,突破万亿大关的用时逐年缩短,今年比2023年提前近一个半月。

  2024年消费新升级五个方面做评价:一是消费主体的升级;二是消费品升级,在实物商品消费的基础上、服务商品的消费、体验商品消费越来来越多;三是经营销售的方式和工具升级;四是营商环境升级;五是消费结构升级。如在超市领域超市发“千店千面”、胖东来“多样化商品组合”等引领行业发展,西安顺丰形象店开业,二次元店模式在城市成为时尚。

  2024年上半年,居民储蓄总额增加了11.46万亿元,其中家庭储蓄增幅达到9.27万亿元,表明许多中国人选择将资金存入银行而非来投资或消费,这种延续多年的“攒钱消费”的传统仍然成为扩大消费的障碍之一。

  2024年8月,我国零售总额增幅减缓达到38726亿元,同比增长2.1%,从环比来看,环比下降0.01%。1-8月达到31.24万亿元,同比增长3.4%。

  2024年我们国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减缓,有其合理的理由,2023年疫情放开后,消费出现全面“井喷”,对于2024年来说,其增长的上一年基础高的情况下同比减少具有某些合理的因素。8月份环比下降0.01%,与此因素相关,也与消费信心不足相关。

  8月份餐饮业收入达到4351亿元,同比增长3.3%,它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此外商店和餐饮店倒闭、开店与关店并行。刚才看到的新闻来看,北京的统计来讲是这样的,大量的餐饮店关闭,但是同时也有大量餐饮店开店。

  此外还有美元下的GDP比较,2024年上半年中国的实际GDP增长是高于美国的,但是美国用美元计算的GDP是比较高的。但是美元是在高通胀情况下的产物,除去各种各样的因素来讲,中国GDP增长5%,比美国、欧盟、日本都要高,仅次于越南、印度尼西亚。其他的还有中美GDP差距是不是在拉大等等这样一些问题。同时房地产市场低迷、股市低迷都有影响。9月底股市连续八天上涨,消费信心有一定恢复。今年来,国外敌对势力由“捧杀”到“唱衰”中国,中国有些专家学者对形势的误判也与之蛊惑舆论。

  当然许多商店、许多餐饮店倒闭,开店与关店并行。据北京商报《2024北京餐饮业观察报告》正式对外发布,餐饮业步入全新发展阶段,2024年的北京餐饮业尤为显著地迎来了迭代加速的新纪元,2024年以来,“开店与闭店”成为业内外的热议焦点。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国内餐饮业注册量达131.66万家,其中,北京上半年餐饮业注册量达4842家,虽有所回调,但日均新开店铺仍保持在26.5家这一活跃水平。

  2023年以来,我们国家的经济总体和消费迅速回升,发展形态趋势良好,但是却存在着与当前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向好的形势不相匹配的“两个温差”,这是丁俊发教授在2023/2024年跨年夜话时提出来的:一是宏观经济发展形势气温“温和”,但许多人感到“偏寒”;二是全国消费气温“回暖”,特别是服务消费,但有些人仍感到消费“偏冷”。我在《应对“两个温差”调整新周期消费政策的思考》分析其主要原因:

  (1)国外舆论的负面影响;(2)学者分析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观点;(3)信息不足造成的认知偏差;(4)不同货币和汇率计算进出口贸易;(5)我国消费的复杂性提高了判断难度;(6)影响消费的间接因素的多样性;(7)消费经济学领域话语力不强。

  在疫情期间将企业的问题归纳为“疫情带来的”,现在将一切问题归纳为“消费降级带来的”。而在数字化的经济背景下,许多传统企不加速数字化转型,仍然采取等客上门的方式,必然带客流量的损失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的下降。

  企业家李燕川认为,现在企业“躺平”也与创一代与创二代交接相关,因为市场发生大变化,顾客发生调整,疫情之后这创一代干不动了,创二代大多在国外留学,做一些金融、体面的工作,挣得利润比超市好的多,让他们来接零售超市,孩子们接不起来,或者不一定马上能接上来。这种“躺平”也是暂时的,有两三年时间下一代儿女能够接下来,他们用两三年时间经历与父母沟通,很快也会起来。其次是职业经理人群体出现,因为现在自己做不了,就去找职业经理人做也是一种趋势。所以“躺平”现象存在也是一个正常现象,需要一些时间调整。

  2023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2.2万亿元,这是在2022年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4.2万亿元的基础上,两年合计达到6.4万亿元。同时增发1万亿元国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发放消费券、发放补贴、给予贷款等政策,刺激和促进消费。

  鉴于各地政府财政状况,许多地方三年亏空较大,不适宜继续采取疫情期间的政策,中国经济已经由三年疫情转变为常态经济发展阶段。有人提出政府10+万亿元的,其依据:

  近两年来,中国经济疫后复苏进程尽管有曲折,总体呈现回升向好态势。2023年中国全年增速达到5.2%,2024年上半年也达到5%,在全球各大经济体中是居前的。另一方面,宏观经济面临日益增大的总需求水平下降压力,GDP平减指数已连续7个季度处于负增长。8月份的数据表明,消费、就业、财政等重要指标都出现明显放缓乃至“收缩”的迹象。也有人提出:“10+万亿大刺激当然必要,但方向若偏离个人收入,将酿成大祸”。

  1、坚持促进城镇和乡村居民消费升级的长期发展的新趋势,避免受到消费降级的影响,当然,对于当前存在的诸多消费指标及其相关消费指标的下降,应引起格外的重视,采取有明确的目的性的措施。

  2、继续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的基本政策不变,保持我们国家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连续性和“产供链”的韧性。

  3、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继续加强消费政策与七大政策(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协调配合,强化政策统筹协调,避免政策的“合成谬误”,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4、改善和延长假日消费政策,如恢复增加“五一”黄金周消费,延长元旦、春节假日消费,给中国传统节日“腊月三十”放个假,给予地方政府规定放假的自主权,从而真正的完成“带薪休假”制度的实施,也能够缓解节庆消费中的从众消费拥挤。

  5、变传统投资为“效益投资”,扩大高质量内需质量和规模,加快消费实现的路径依赖转型,即由以投资为基础的消费转为以“有潜能”消费为基础的“有效益”投资的转变,探索高质量经济发展的转变。

  6、充分的发挥流通业在促进消费中的基础作用,流通业在生产和消费中间具备极其重大的地位和作用,流通业不仅通过流通渠道实现商品价值,同时在流通过程中,流通业也在不断地创造新的服务产品、体验产品价值、创造各种场景氛围来满足那群消费的人新的需要。

  7、在消费常态化的基础上恢复消费政策的“常态化”,2024年我国各种消费政策应当恢复“常态化”,充分的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的及其重要的作用。逐步放开疫情期间的所有“栅栏”限制,避免过度使用财政资金,如消费券补贴等“放水”政策也应该斟情减少,增加更多的市场化行为。

  8、尽快促进入境旅游发展从而拉动国内消费活跃。2023年,我国入境游客8203万人次(含外国人和港澳台同胞),入境游客总花费530亿美元;而2019年,我国入境游客14531万人次(含外国人和港澳台同胞),国际旅游收入1313亿美元;2023年与2019年相比,差距仍然较大。2014年1-9月我国入境外国人共有1922万人(不含港澳台),其中主要是观光休闲人群,预计2024年将创新高。

  9、进一步提升消费经济学话语力。在加强完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的基础上,逐渐增强话语体系,“消费升级和消费降级讨论”也是增强中国消费经济学话语体系功能的一种实践。

  总之,根据11人的发言,综合多项消费指标,不难发现有些指标上升,有些指标下降。但是,大家基本认同:从长期来说、从整体来说、从综合而言,消费升级仍然是我国消费发展的新趋势。中国不仅消费总量逐步扩大,而且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消费质量也在提高,消费的社会公平化进一步深化等,中国的消费正在步入中国式消费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今天“消费升级还是消费降级沙龙”对问题研究开了个头,今后希望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不断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来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消费的发展路径。

  社会发展的趋势一定是消费升级,已经回不去了,也不可能回去了,准备好,迎接中国进入鼎盛时期。

上一篇:中国咨询市场关于品牌咨询公司的四种流派 下一篇:深圳已消失或影响力一下子就下降的十个大型商场 1太阳广场 2西武百货

hth下载地址